一支SMA的“特效药”72万,真的是药企唯利是图吗?

时间:2024-03-26 09:37:38
【导读】

疾病伴随着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将近一倍。这得益于人类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许多颠覆性的突破和进步。让人类在消病延年的路上越走越远,药物则是人类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最大的成就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这是药物的源始,之后将实践经验积累和流传,形成了固定体系的药学理论。


现代药学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上。十八世纪生理学家Fontana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测试,得出的结论认为 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并且选择性作用于某个机体的某个部位,而引起的典型反应,这也是药理学的开端,但真正使药理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是从十九世纪才开始的。


1820到1879布克汉姆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这也是世界第一位药理学教授。随着医疗科技的迭代,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发制造,人类以往得不到治疗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药物实现治愈。但是同样是药物 价格却天差地别,有几块钱的感冒药,也有高达上百万的特效药。为何同样是药物,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呢?


那些高达上百万的特效药,稀有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否因为它的稀少,从而药企借此牟取暴利呢?以如今的科技手段,想要制造这些特效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为何这些天价的特效药价格,依旧没有下降呢?难道这些药企真的是站在这些特效药背后的吸血鬼吗?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微光层面分析药物的作用,从而打破药物作用的神秘面纱,但即便是如此,那些专门针对某些特殊疾病的特效药,价格依旧是居高不下。例如治疗SMA疾病的特效药、诺西那生纳,一支就要72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家庭而言,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未必能够攒够一支的钱。


SMA是脊髓型肌肉萎缩症的简写,这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 肌肉萎缩,最终造成死亡。有人说,无论是吃穿用行,我们都可以将价格打下来,为什么对对于70多万一支的特效药,却毫无办法呢?


而且它凭什么能卖70多万?


几毫升的化学品加上水,价格就可以飙升到天际。其实这是因为此药非彼药,复制不难,创造才是难点。知道药物的分子的构造组成不难,但是要确定药物分子能够治疗什么疾病才难。好比开发一个系统,需要耗资几百个亿的美金,都不一定能开发成功。而同样的代码 只要拷贝一份盗版碟,它还有利润空间,这就是因为一个是创造一个是复制。创造与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研发成本。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创造一款特效药到底需要多少成本。


根据年度批准的药物平均成本显示,开发一款新药平均所需的时间是13.5年。而这仅仅是研发的投入,如果考虑到资本因素,成本高达17.78亿美元。更残酷的是,你无法确定新药的成功,新药的研发,从选中靶点到先导化合物筛选,再到临床试验阶段 最后的上市。十几年的时间,只有4%的成功率,而这些失败的费用 是要平摊到新药身上,我们实际上是给这些失败的研发品买单。就算研发成功了,还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能够投入量产,是否有足够的销售渠道。


例如我们之前提到的SMA,即使属于一种罕见的疾病,全世界的患者可能只有几十万人,分散在各个国家 这就导致了每支诺西那生纳特效药的成本急剧增加。所以一支70多万的特效药,并非是药企黑心,而是市场铁律不可违背。药企说到底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药品本身虽然是救人治病的,但它本质是一种商品,如果采取手段,将70多万价格的诺西那生纳打压下来,那么会导致市场上其它药企,不再投入庞大的资金去开发新药。因为这样完全是亏本的买卖,一款新药上百亿美元的损失,以及十几年时间的投入时间,这是任何一家药企无法承受的。


既然是市场价格造成的高价,那么必然要由市场调控,所以面对高价要我们更应该鼓励药企去赚钱,只有利润足够大才会有更多的药企参与到医药研发理论研究,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只有利润足够大,才会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少走弯路加快速度,才会吸引更多的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从而压低价格。这才是高价药降低降低价格的正向反馈,所以高价特效药背后站的吸血鬼,不是药企也不是中间商,而是市场本身决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