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杀价 三个新变化!

时间:2024-03-14 22:26:43
【导读】

继不久前国家医保局调整医保目录大概内容流传于坊间后,近日,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深度内容流出,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节奏快慢,不仅仅关系着目录准入的问题,更关系到涉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趋势问题。笔者从三方面入手,结合相关政策涉及招标采购的三个思考点逐一进行分析,供参考。

国采国谈对分类采购方式有什么影响

从2016年首次医保准入谈判开始,截止目前国家已经开展四次医保准入药品谈判。2016年由卫计委主导,2017年由人社部主导,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又主导了两次谈判,基本延续每年一次的谈判节奏。

不同于带量采购谈判,国家医保准入药品谈判主要针对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的抗肿瘤专利药,或是对医保基金影响比较大的独家品种,还包括近几年新上市的一类新药。因此,谈什么?如何谈?谈到什么效果算有效?路径较为清晰。而且最新一批的国家谈判结果并没有正式对外公开。再结合三批两轮的国家带量采购开展纯熟的实践路径,于是,在这两种降价效果成效斐然、技术路径相当纯熟的背景指引下,各省的带量采购已经有边看边学、边学边试、边试边由点到面的趋势。一方面学习国谈好榜样,一方面学习国采好方法。列表如下:


组团专项采购呈现各自为营态势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各地组团专项采购呈现一个不约而同又求同存异的带量采购新形态。那就是,从专项采购入手,抓住民生痛点,不求多求全,但求精求面。如下图:


价格联动调整呈现新变化

近日,一则《关于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的函》文件提出,要推动药品耗材集采信息共享。试点开展一次贫困地区群众常用高费用药品价格联动。

国家前期发文要求各省价格联动,但从目前河北、武汉、福建、三明包括马上开始的山西集采来看,价格不公开成为又一个看似小概率但又是大方向的事情。如何理解价格不公开?

思考1:只是暂不公开,在采购期内,给予一定技术保护。采购期过后,自然会公开。

思考2:长期不公开,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尤其是随着国采平台、国管平台的数据完善,价格想保护很难。

思考3:谁来把企业价格进行公开?A、第三方机构;B、A省不公开,B省却公开;C、竞争对手;D、社会媒体。

思考4:最大可能公开的是什么?医保支付标准从法理角度也是受技术保护的。国谈品种从原来的公开已经走向不公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应该只会对新进入目录的产品公开(分独家、非独家、国采等几项情况),如果国家不公开,那么各个地方大概率也不会公开,不排除少数地方通过挂网价的形式公开,企业可以测算。

思考5:如果都不公开,国家要求各省联动什么价格?

A、重点专项打击品种(金额排序前列或列入专项采购)包括GPO、药交所等特殊模式暂不公开,但大范围的品种价格还是要公开。

B、公开价格包括医院实际采购价、地级市中选价、省级挂网价。

C、每个地区挑20-40个左右重点品种专项采购,全国就是600个-1200个,这些品种由于本身已经处于技术保护,价格血降,大概率的趋势是会分流,如果有进入国采的按国采步调走,如果没有进入国采的暂按地方走,如果不小心进入别的省大范围降价目录内,跟着其它省走。如果进入GPO,跟着集团采购走。因此,可能在一年左右,这些专项采购的技术价格保护品种就会分化,该公开的公开,该半公开的半公开。

但实际上,价格所谓的不公开只是一种“伪不公开”或者“半公开”(参见《关千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的函》截图),网友老王认为,对体系内进行了价格公开,其实离真正的公开也没有多远。


(本文特别感谢郭新峰、湘药老王提供的相关参考材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