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众多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免疫治疗、人工智能都成了倍受追捧的热门领域,接下来是否还能独占鳌头?而国产创新药经过领头羊们的摸索,是否会出现民族企业加大投入的群体效应?这一切的问题,您也许在上海会(5月15-18日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找到答案。
创新科技云集 人工智能成最大热门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医疗科技领域近些年进入高速发展期。VR、AR、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炫目的科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市场中轮番上演,让我们对未来医疗技术充满信心。
如果将医疗科技的关注度进行排名,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人工智能了。
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感觉离我们的生活还比较远。其实不然,在美国,IBM公司先进的人工智能程序Watson正在将医疗保健转变为量化的服务。迄今为止,它已被用于肿瘤学和放射学中。虽然Watson不进行医学咨询,但是基于患者的数据,它可以提出最相关的和最有可能的医疗诊断,医生再作最终诊断。重点是,计算机助手只能辅助医生的工作,它绝对不会取代他们。
医疗机器人也是人工智能的成果之一,在今年药交会同期举办的tHIS峰会上将特别召开“2017世界医疗(手术)机器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研讨医疗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是今年特设的创新技术成果展示区重点打造的亮点之一,其中Swisslog Robocourier智能小型机器人是重点关注对象,它的定位是医护人员的智能运输好帮手,全自动的机器人运输在临床中早已证明它的价值。除此之外,由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推出的各种康复/辅助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也将亮相tHIS峰会创新技术成果展示区,同样值得关注。
得益国家扶持 国产创新药势头强劲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在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针对创新药设置特别审批通道,加快创新药的临床应用进程。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高端化建设下,以绿叶制药、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已崭露头角。从研发投入看,国内企业虽然在研发投入总额上与跨国药企还相差甚远,但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迅速,赶超势头强劲。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来看,恒瑞医药、海正药业等企业都已达到或接近10%,已超过部分全球50强中仿制药企业。
“假如10年后中国成为医药方面重要的创新源头,我不会感到惊讶。”阿斯利康全球产品组合及产品战略执行副总裁Luke Miels说。
正如Luke所言,君实生物研制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全新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申请3项国内发明专利和PCT发明专利,该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走在全球创新研发的前列。这只是他们创新产品中的一个,在今年5月15-18日的健康产业领袖峰会(tHIS峰会)上,还将带来更多创新产品。
三维技术发展 拓宽新医疗想象边界
令人兴奋的还有因三维技术发展,推送的3D打印与VR/AR技术。
3D打印除了能够替代三维图像,其在应用层面的3D打印胸廓、胡桃夹综合征、颅骨、颈椎等也极具实用性。
例如在广东某医院的周女士,看到3D打印出的钛合金人工髋关节,跟自己车祸受损的骨头一模一样,手术后两三天就能下地活动。而对于养老院的老人来说,吞咽障碍往往会引起肾功能衰竭、肺炎,甚至死亡,而吃3D打印的食物,入口即化,非常柔软。除此之外,2017tHIS峰会上推出的“智慧健康”展区还将推出更多3D打印的优质产品。
虚拟现实技术VR也风头正劲,在经过前两年的高速发展与应用普及,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医学研究、虚拟手术、康复训练等方面。以前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经验累积,现在VR能让你在15分钟内360度了解解剖学情况,找到可能会遇到的关键问题。通过VR技术,手术室中的远程专家甚至可以通过遥控帮助操纵仪器。
高盛在2016年的报告中预测,2020年VR/AR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美元,覆盖340万用户。
技术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标,在几年前,我们还难以想象模拟人类生理的微型芯片、令瘫痪人士重新行走的外骨骼、IBM超级电脑沃森,或是我们血液里的纳米机器人,这些像科幻小说的事情真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2017年5月15-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即将开展的健康产业领袖峰会上,特设创新技术成果展示区及智慧医疗展区,包含创新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展示、一带一路等主题板块,将展示全球医疗最新科技,产品覆盖大健康产业整条产业链。